转眼秋招已过半程,对于正在求职路上的26届毕业生来说,这段时间既充满期待,也伴随着不少选择与困惑。不知道你们是否已经收到了心仪的offer?或是正在多个机会间权衡比较?无论你已手握录用通知,还是即将迎来面试结果,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需要提前了解——收到offer之后,务必及时与公司HR以及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沟通,确认是否要签订三方协议以及具体在什么时间节点签订。这不仅是落实就业的关键一步,更关系到你自身的权益保障。
01、三方协议是什么
三方协议全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由学校、用人单位、毕业生三方共同签订,是明确三方在就业择业过程中权利义务关系的书面协议,对签约的三方均具有约束力,主要解决毕业生档案、户口迁移等就业手续问题。
三方协议,一方面保障用人单位的用人权,另一方面保障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权,学校作为第三方发挥监督作用。三方协议属于民事协议,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毕业生的就业权益,避免出现被企业违约的情况。
02、三方协议如何签订
当接到意向岗位的口头offer后,应首先向HR明确该岗位是否签订三方协议(部分企业会签订“两方协议”,一般由企业提供,也就是俗称的Offer确认书)。确认需签订三方后,要做好这些准备工作:
一、联系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咨询领取纸质版三方协议需要的各类材料,准备好材料后去往就业指导中心申领三方协议。
二、认真阅读协议的每一条条款,慎重填写个人信息。
三、联系意向岗位HR,由用人单位填写意见,并加盖公章或合同章。
四、返还学校,由学校填写填写意见并盖章。
五、检查三方协议,确认无误后,个人、学校、用人单位各留一份存档。
目前,教育部已开通全国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与网上签约平台(http://wq.ncss.cn),用人单位在网签平台注册后,通过平台搜索已注册拟签约的毕业生(学生信息均为实名认证,并经学信网学籍验证),在线发送签约邀请,毕业生同意、院校审核通过后即完成签约。签约成功的就业协议可下载存档,并与纸质三方效力相同。具体的签订安排请关注各校要求。
03、签订三方需多方面考虑
三方协议一旦落笔,便意味着一段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关系就此确立。因此,在签署前,除了喜悦,更需要一份审慎的全局考量。
协议上的违约金金额,是你必须首先关注的焦点。这笔费用并非一个象征性的数字,它直接关联到你未来可能面临的抉择成本。在签订前,请务必确认金额是否合理,并明确触发条件。
如果你的求职目标是继续寻找更心仪的机会,那么这笔潜在的违约金就会成为你“骑驴找马”的必要成本。策略上,你可以向此前入职过同一公司的学长学姐询问公司对此类情况的常规处理流程,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要评估自己的经济能力是否能承受这笔支出,提前做好预案,才能在选择到来时不被束缚手脚。
签订“保底”协议后,需提前规划:一旦收到更理想的Offer,应确保能顺利办理解约,以便及时签署新协议。另外,也要向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咨询了解允许解约次数,避免影响后续签约。
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